我們將使用cookie等資訊來優化您的體驗,繼續瀏覽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欲瞭解詳細內容,請詳閱
隱私權保護政策
×
法鼓文理學院
回首頁
聯絡我們
法鼓文理學院
Language
繁體中文
English
回首頁
法鼓文理學院
最新消息
法鼓佛學學報
簡介
法鼓佛學學報
第31~40期 (2022~ )
第21~30期 (2017~2022)
第11~20期 (2012~2017)
第 1~10期 (2007~2012)
投稿須知
徵文稿約 ‧ 撰稿格式 ‧ 表格下載
訂閱申請
心靈環保學報
簡介
各期目錄
第 1~10期 (2023~ )
投稿須知
徵文稿約 ‧ 撰稿格式 ‧ 表格下載
訂閱申請
叢書
簡介
叢書
論叢
譯叢
特叢
e叢
投稿須知
校刊
2021~2025年
2016~2020年
2011~2015年
2005~2010年
訂閱申請
關於我們
法令規章
學術出版組成員
法鼓文理學院學術出版委員會成員
《法鼓佛學學報》編輯委員會成員
《心靈環保學報》編輯委員會成員
聯絡我們
免責聲明
使用條款
隱私權保護政策
法鼓佛學學報
首頁
法鼓佛學學報
第31~40期 (2022~ )
第31~40期 (2022~ )
第34期/2024.6
全選
書目匯出
敦煌五辛禁忌文本探析
Textual Analysis of Dunhuang Manuscripts: the Five-Spice Taboo
梅靜軒
敦煌五辛禁忌文本探析
三峰派禪僧系譜與著作之重新考察
A Reexamination of the Genealogy and Catalogue of texts of the Sanfeng Lineage
張雅雯
三峰派禪僧系譜與著作之重新考察
《大正藏》與CBETA 的錯誤及其起因考:以支婁迦讖譯《般舟三昧經》為例
An Examination of the Errors and its Causes in the Taishō Canon and CBETA—Taking the Pratyutpanna Samādhi Sūtra translated by Lokakṣema as an Example
釋覺心
《大正藏》與CBETA 的錯誤及其起因考:以支婁迦讖譯《般舟三昧經》為例
第33期/2023.12
《陰持入經》中「所」字用法研究
A Study on the Usage of the Word “suo” (所) in Yin Chi Ru Jing
劉勁松
《陰持入經》中「所」字用法研究
早期禪宗是一種本覺思想嗎?
Is Early Chan a Kind of Original Enlightenment Thinking?
陳陶
早期禪宗是一種本覺思想嗎?
北宋末臨濟宗楊岐派佛眼清遠 〈坐禪銘〉和黃龍派佛心本才 〈坐禪儀〉的回歸坐禪
The Return of Seated Meditation in the “Seated Meditation Inscription” by Qingyuan of the Yangchi Branch and the “Seated Meditation Etiquette” by Bencai of the Huanglong Branch in the Linji School in the Late Northern Song Dynasty
黃敬家
北宋末臨濟宗楊岐派佛眼清遠 〈坐禪銘〉和黃龍派佛心本才 〈坐禪儀〉的回歸坐禪
第32期/2023.6
從雪峰慧空禪師書簡 看兩宋之際福建禪宗之復甦
The Revivification of Chan Buddhism in Fujian during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Song Transition Period: With a Special Reference to Xuefeng Huikong’s Letters
黃啟江
從雪峰慧空禪師書簡 看兩宋之際福建禪宗之復甦
天台教觀的理觀與事修統合模式: 智顗與遵式之二種範式的探討
On the Integration Patterns of Wisdom Contemplation and Religious Practice in Tien-tai Teaching and Meditation Tradition: Two Main Paradigms Represented by Zhi-I and Zun-Shi
黃國清
天台教觀的理觀與事修統合模式: 智顗與遵式之二種範式的探討
從《佛說大安般守意經》 論漢末佛教禪法之「守意」 與道教「守一」修持法門關係
An Analysis of the “Shouyi” (守意) of Buddhist Zen and the “Shouyi”(守一) Practice of Taoism from the Foshou Da Anban Shouyi Jing(佛說大安般守意經) at the end of the Han Dynasty
李宗定
從《佛說大安般守意經》 論漢末佛教禪法之「守意」 與道教「守一」修持法門關係
第31期/2022.12
求那跋摩(367-431)遺偈之「唯佛能證知,那波阿毘曇,說五因緣果」試解
A Trial Interpretation of “Nava-abhidharma (Jiufen Pitan)”and “Five hetu-pratyaya-phala” in the Last Verses of Guṇavarman (367-431)
釋惠敏
求那跋摩(367-431)遺偈之「唯佛能證知,那波阿毘曇,說五因緣果」試解
飲水由波:隱伏於紫柏真可禪教觀中的本質主義
Drinking Water from Waves:Essentialism in Zibo Zhenke’s Perspective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an and Doctrine
林悟石
飲水由波:隱伏於紫柏真可禪教觀中的本質主義
Language
繁體中文
English
回首頁
法鼓文理學院
最新消息
法鼓佛學學報
簡介
法鼓佛學學報
第31~40期 (2022~ )
第21~30期 (2017~2022)
第11~20期 (2012~2017)
第 1~10期 (2007~2012)
投稿須知
徵文稿約 ‧ 撰稿格式 ‧ 表格下載
訂閱申請
心靈環保學報
簡介
各期目錄
第 1~10期 (2023~ )
投稿須知
徵文稿約 ‧ 撰稿格式 ‧ 表格下載
訂閱申請
叢書
簡介
叢書
論叢
譯叢
特叢
e叢
投稿須知
校刊
2021~2025年
2016~2020年
2011~2015年
2005~2010年
訂閱申請
關於我們
法令規章
學術出版組成員
法鼓文理學院學術出版委員會成員
《法鼓佛學學報》編輯委員會成員
《心靈環保學報》編輯委員會成員
聯絡我們
免責聲明
使用條款
隱私權保護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