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學報Journal > Read more
-
僧肇《肇論》文字般若化 ──以「自虛」、「參玄」、「寂用」、 「會萬物以成己者」為焦點Stylistic Means of Conveying Prajñā in Seng-zhao’s Zhao Lun ─ Focusing on Concepts of “Self Empty”, “Investigating Mystery”, “Depolarization and Benevolence” and “Self and All Things Arising from Conditioned Causation”僧肇《肇論》文字般若化 ──以「自虛」、「參玄」、「寂用」、 「會萬物以成己者」為焦點
-
杜順初祖說的考察Investigating the Question of Master Dushun’s Status as the First Huayan Patriarch杜順初祖說的考察
最新叢書Book > Read more
從比較的觀點看念住的實修方法
《從比較的觀點看念住的實修方法》為探討禪修根本佛典《念住經》專論,是無著比丘接續前作《念住:通往證悟的直接之道》,更深度研究不同經文版本觀點的最新力作。透過比較《念住經》巴利經文的對應版本,漢文版、梵文版和藏文版所呈現的觀點異同,探討禪修的各種議題。
無著比丘以深入的學術研究,結合對禪修的深度瞭悟,為佛陀所教授的解脫修行方法提供珍貴的指導。本書專為修行者而寫,希望提供禪修者實踐《念住經》的禪修之道。
無論是哪一種譯本的《念住經》,不同傳承的版本文獻資料,都可以不同方式各安其位,以反映它們各自在修行上的重要性,並接近最原始的教法。本書期望盡可能還原特定教法的原始版本,為認識佛教最早關於念住禪修的思想,開啟一扇窗!
從比較的觀點看念住的實修方法 無著比丘以深入的學術研究,結合對禪修的深度瞭悟,為佛陀所教授的解脫修行方法提供珍貴的指導。本書專為修行者而寫,希望提供禪修者實踐《念住經》的禪修之道。
無論是哪一種譯本的《念住經》,不同傳承的版本文獻資料,都可以不同方式各安其位,以反映它們各自在修行上的重要性,並接近最原始的教法。本書期望盡可能還原特定教法的原始版本,為認識佛教最早關於念住禪修的思想,開啟一扇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