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觀看眾生」的佛法教學──以吉藏《維摩詰所說經》疏義為主要論據
The Buddhist Teaching on “How to View Sentient Beings”– Based Primarily on Jizang’s Explanation of the Vimalakīrti Sutra
陳平坤
 

  本論文以《維摩詰所說經.觀眾生品》為例,主要參依吉藏的經疏,闡釋該經圍繞「如何觀看眾生」這一佛法教學課題,而為學人所開顯的菩提道修行要義。
  文中,首先說明《維摩詰所說經》譯本以及吉藏的解經作品;接著闡述「觀看眾生」在佛法教學系統中的意義、目的及作用;然後根據〈觀眾生品〉暨吉藏的經疏,嘗試分成「靜態定點透視」(static unifocal perspective)、「動態多焦透視」(dynamic multifocal perspective)二種觀看方式,來展開對此論題的義理探索。綜括所論,主要形成三大觀點:
  (1)首先,菩提道實踐歷程中,菩薩發心成就有別於聲聞、緣覺的殊勝功德,既須於廣度眾生的願行中落實,則以成就無上智慧為核心目標的「觀看眾生」這一佛法修學活動,便特別突出它的重要地位。
  (2)其次,關於「如何觀看眾生」的實踐方法,略可分為偏向靜態的「定點透視」、傾向動態的「多焦透視」二種觀看方式,來觀看、思維生命體在各個世間的多樣生存情況,從而深入探見它們一方面性空如幻、另方面又如幻而假緣生成的生命實相。
  (3)最後,不管以哪種方式觀看眾生,若想探見生命世界的全面實相,則都莫不必須遵循般若法門所教示的「用不住法」這一觀看世界之心智運作原則,秉持「無住」、「無所得」的實踐精神來展開,如此也才能在廣度眾生的悲智願行中,圓滿成就大乘菩提道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