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本《大乘莊嚴經論》慈悲喜捨(17品.第17-28偈)譯注與考察
A Study and Annotated Translation of Verses 17-28-regarding Loving-kindness, Compassion, Empathic Joy, and Equanimity-in Chapter 17 of the Sanskrit Text Mahāyānasūtrālaṃkāra
本文將梵本《大乘莊嚴經論》17品之慈悲喜捨(四無量心,第17-28偈)部分與唐朝漢譯《莊嚴經論》比對以及中文譯注,並且討論從《菩薩地》到《莊嚴經論》之間,四無量心如何開展的議題,有下列三項結論:
(一)波頗譯本可能為方便解讀,調整梵本偈頌或散文注釋的組合。相對於現存梵本niṣyanda(等流),波頗譯本之梵本可能是niśraya(所依、依)。
(二)《菩薩地》與《莊嚴經論》之四無量以三聚有情,分A面向:因應「三聚(無苦無樂、有苦、有樂)有情」,依序產生「慈、悲、喜」三種無量心。B面向:對於「三聚有情」,依序容易產生三種(癡、瞋、貪)煩惱,因此菩薩產生引導此三類有情遠離煩惱之增上意樂(行相)來說明「捨」的心態,這與傳統的定義不同。
(三)與《菩薩地》比較,《莊嚴經論》有五個開展的注意點:
1.提出菩薩四無量心之四個特色。2.對於「法緣」的定義與《菩薩地》不同。3.《莊嚴經論》提出四個原因來解釋「無所緣」四無量心。4.「無緣」四無量的菩薩是屬於「得無生法忍」八地階位。5.《莊嚴經論》慈悲喜捨之特色是論述四無量心之細分議題,例如:動行或不動行、味著或不味著、六種下品與上品、一因五果二相、四障、十二種過失與二類功德、四無量之強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