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刊導言
二十世紀初期至中期佛教現代化在臺灣的發展——哲學、歷史與文化
嚴瑋泓
 
     
        本期「二十世紀初期至中期佛教現代化在臺灣的發展——哲學、歷史與文化」專刊共收錄五篇論文。其中石井公成教授、廖欽彬教授、林建德教授與闞正宗教授等四篇論文,初稿曾於2019年10月21日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與法鼓文理學院共同舉辦之「佛教現代化在臺灣的發展:探索宗教哲學的可能性」學術工作坊口頭發表,會後經作者修改後投稿。再者,林韻柔教授的投稿論文論及戰後臺灣佛教玄奘靈骨議題,由於關連到石井教授論文所提忽滑谷快天對於佛骨議題的省思,因此一併收錄此專刊。本專刊所收錄的五篇論文均經由嚴謹的雙匿名審查通過,並由編輯委員會議審議後決議刊登。

        二十世紀的臺灣佛教史,早已有多位傑出學者們如江燦騰教授、侯坤宏教授……等奠定堅實的學術觀點與研究基礎。本專刊即是在前輩學者既有成就下,接續從哲學、歷史與文化等不同向度思索二十世紀初期至中期臺灣佛教的底蘊。誠如江燦騰教授受楊儒賓教授啟發所提之「雙源匯流」的詮釋史觀,以1949年為分水嶺從思想的源流論述中日雙源的文化內涵以及戰後中華民國、臺灣的學術發展,引領吾人思索臺灣佛教思想起源的問題。若將臺灣佛教思想史再往前推至二十世紀初期,此般詮釋史觀亦可幫助我們梳理二十世紀初期的臺灣佛教知識份子思想系譜。然而,此時期的臺灣佛教或許尚未如戰後臺灣佛教在不同面向的多元發展,但此時期臺灣佛教的知識份子卻也從其自身與「雙源」的「共」與「不共」呈顯二十世紀初期至中期臺灣佛教思想的獨特風貌。

       首先,專刊第一篇收錄的論文作者為蜚聲國際的石井公成教授,其〈日本禪學的近代化與臺灣佛教――以忽滑谷快天與井上秀天為中心〉初稿乃「佛教現代化在臺灣的發展:探索宗教哲學的可能性」的特邀主題演講稿。此篇論文對於當前戰前臺灣佛教研究的重要性,在於作者除了說明了忽滑谷快天與井上秀天的禪學思想在日本佛教近現代化浪潮下所扮演的思想地位以及相關的研究資料與線索,更提示了許多當前尚未被留意的研究對象與課題,如井上秀天、陸鉞巖等與戰前臺灣佛教思想發展的關係、或井上秀天與太虛之間的思想聯繫等。石井教授也說明了忽滑谷快天與井上秀天兩者均重視近現代歐洲文化的科學理性來省思禪學或佛教的議題,但忽滑谷快天重視合理性的思維同樣也萌芽於江戶時代的日本佛教。本篇論文也勾勒了二十世紀初期臺灣佛教哲學如何繼承忽滑谷快天的思想系譜,並指出臺灣留學生比朝鮮留學生更早到駒澤大學留學,未來若能比較臺灣與朝鮮的留學生回國之後的思想發展與具體作為,是值得研究的課題。由於石井公成教授此篇原稿是以日文撰寫,為了使得國內讀者能直接受益於石井教授的學術觀點,特別感謝廣州中山大學哲學系廖欽彬教授中譯,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所廖肇亨教授對中譯稿的增補修訂。

        順著石井教授論文的提示,忽滑谷快天對二十世紀初期臺灣佛教的影響主要是當時留學駒澤大學的臺籍留學生,論文特別提及李添春、曾景來等。事實上,在漢語佛學研究圈中,江燦騰教授與邱敏捷教授均意識到曾景來被長期忽視的現象,此如邱敏捷教授2019年〈日治時期曾景來的行誼及其對臺灣佛教之研究〉一文所作之呼籲。本專刊收錄三篇哲學與歷史向度的曾景來研究,可謂是接續石井教授、江燦騰教授及邱敏捷教授的學術關懷。

        專刊收錄第二篇論文是廖欽彬教授〈曾景來的宗教哲學――近代日本佛教研究與佛陀觀〉。廖教授此篇論文以曾景來〈阿含の佛陀觀〉、《臺灣宗教と迷信陋習》為主要的線索分析及論述曾景來的宗教與道德論,嘗試建構曾景來的宗教哲學。廖教授指出曾景來的佛陀自覺論基於其求學時日本近代佛教研究以及大乘非佛說論之歷史脈絡,其方法論亦然。廖教授從日本近代佛教研究的基本問題與方法,諸如主觀宗教信仰與客觀歷史研究、宗教學與佛教學、學院派與宗派的佛教研究、普遍與特殊的宗教哲學等問題意識,省思曾景來對於原始佛教義理的解釋、佛陀自覺論以及宗教與道德論等來建構曾景來的宗教哲學,嘗試開啟曾景來普遍宗教哲學的討論,並指出此種討論所具備之論述開放性與容受性。廖教授更指出,曾景來此種具備開放性的佛陀自覺論可以反映在其宗教與道德論上,對於曾景來而言,宗教與道德最大的差異在於無差別的情感,此與佛陀成道後對有情的態度無異。就此而論,曾景來宗教哲學的開放性就在於其不囿於其留學日本的學風與方法論,而是融合地詮釋了佛教教理的不同視角而有普遍性的主張。廖教授此篇論文從不同面向分析與建構曾景來宗教哲學的開放性,賦予曾景來佛學詮釋、宗教與道德詮釋的普遍宗教哲學向度,也揭示了曾景來研究的多元性與可能性。

        專刊收錄第三篇論文是林建德教授〈試探臺灣日治時期之「宗教批判」――以曾景來為例的審視與反思〉。林教授此篇論文的重要性在於從「佛教批判」與「民間信仰批判」兩個面向分析曾景來的宗教批判後,對比於印順法師的觀點來論述批判背後的宗教關懷。林教授指出,曾景來的佛教批判是基於阿含經教理,以佛陀之「人間覺者」為中心批判傳統佛教諸多流弊,也據此批判臺灣宗教的迷信與陋習。民間信仰批判則是基於知識人的理想性,但卻相當程度地為日本殖民政權來服務。林教授據此對比印順法師與曾景來,說明佛教改革者的共同理想,但也指出曾景來的「宗教批判」配合日本政府殖民統治立場使得現代化成為皇民化,弱化了佛教及宗教改革的確當性。然而,林教授與廖教授不約而同¬地認為,若考量曾景來特殊的歷史背景,應以同情的理解來看待這一段歷史。林教授此篇論文從佛教批判、宗教批判來勾勒曾景來的哲學思想,並對比印順法師思想指出兩者之間的異同,將二十世紀初期臺灣佛教思想的研究視角拉到二十世紀中後期的人間佛教思想,並嘗試對比兩者思想的異同及宗教的終極關懷,使得二十世紀初期的臺灣佛教思想研究在對比中跨越到當代,可見其論著之巧思。

        專刊收錄第四篇論文是闞正宗教授〈臺灣殖民時期「佛教教化」與「迷信陋習」改革的推動――以曾景來(1902-1977)為中心〉。闞教授此篇論文從「九一八事變」爆發後,日本的殖民政策進入皇民化階段,臺灣佛教所遭逢之「皇民化運動」與後來接續的「寺廟整理運動」歷史背景中,論述殖民者如何以教化為手段進行所謂迷信陋習的改革,來達成其現代化之目的。闞教授是著名的臺灣佛教史學者,此篇論文也顯示出其理據分明且熟稔史料的分析與論述。此篇論文指出,殖民時期佛教教化與迷信陋習改革的推動,從殖民初期(1895-1915)的「教化」,逐步邁向中期(1895-1931)的「同化」,最後進入後期(1931-1945)的「皇民化」。本篇論文指出,曾景來1928年從駒澤大學畢業後,在1932-1940年間以總督府「囑託」身分,直接參與了1935年殖民政府的打破舊慣信仰運動,其實是日本殖民統治的去中國化。戰後的曾景來轉趨低調,避走東臺灣,與其他活躍殖民時期的大部分臺籍日式僧侶一樣,從「認同(殖民者)」過渡到「轉向(漢傳佛教)」。闞教授此篇論文可謂是完整的論述曾景來戰前與戰後的思想特色與轉向,使得後繼研究者得以對曾景來的學思歷程有完整的歷史圖像。闞教授於本文附記所提近期獲得曾景來所遺文物,也令人期待這批文物未來能引發嶄新的曾景來研究與後續效應,能有不同的研究視角與觀點問世。

        專刊收錄第五篇論文是林韻柔教授〈戰後初期臺灣佛教勢力的競合――以玄奘靈骨來臺為例〉。林教授此篇論文梳理玄奘靈骨來臺的歷史事件以及涉及此事之複雜的人物關係,據此探究戰後大陸來臺佛教人士與臺籍佛教人士間的隔閡、當時臺灣地方政治與社會力量,以及中國佛教會內部的競爭。文中梳理玄奘靈骨來臺如何具體地反映宗教發展與政治、社會派系之間的競合與錯綜複雜之關係。林教授指出,玄奘靈骨來臺不僅涉及1950年代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面對日本的外交競爭,也涉及戰後初期臺灣佛教界的變動與轉型。戰前日本殖民政府統治政策所培養臺灣本土的日化僧侶,在戰後因日本佛教全面退出臺灣轉由隨著國民政府來臺的中國佛教人士所取代的關係,多數選擇低調,這也意味臺灣本土佛教經歷日本佛教多年的變革後,在戰後再次面臨變局,臺籍佛教菁英面對此一變局,只能隨之應變。玄奘靈骨來臺一事,涉及戰後大陸與臺灣佛教之間的隔閡、當時臺灣地方政治與社會各派力量,以及中國佛教會內部的競爭,具體地反映宗教發展與政治、社會派系間的合縱連橫與影響。林教授此篇論文從複雜的歷史文獻中梳理玄奘靈骨來臺事件背後所涉及戰前到戰後錯綜複雜的政治、地方派系乃至於佛教內部人士的認同與競合關係,此篇論文的問世,也使得玄奘靈骨來臺自歷史、宗教與文化事件中,呈顯出政治認同、社會力量與地方政治等多元的意義。然而,誠如石井教授論文中所指出,忽滑谷快天1901年跟隨佛骨奉迎團前往泰國時,從宗教哲學的向度思考歷史的佛陀與大乘法身佛的區別,此般省思亦可讓我們思考漢傳佛教與臺灣佛教中靈骨之神聖性與世俗性的張力等問題,同樣也適用於玄奘靈骨來臺的歷史事件之中。

        《法鼓佛學學報》自成立以來,由於嚴謹學術品質的要求,目前已是漢語佛學研究圈重要的期刊之一。本專刊收集投稿論文與外審過程均經兩人以上的匿名審查,並經編輯委員會複審,在嚴謹的審查程序下,除了本專刊收錄的五篇論文之外,難免有遺珠之憾。敝人在此感謝所有投稿人惠賜文稿,並感謝《法鼓佛學學報》主編、編輯委員、審查委員以及編校執事的支持與參與,本期專刊得以順利出版乃眾緣和合而成,祈願讀者與學界先進不吝賜教、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