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明治維新追求國家現代化,佛教也「脫亞入歐」,崇尚科學方式研究。1895年作為殖民地的臺灣,從軍僧開教使來臺灣後認為,臺灣宗教充滿了「迷信」、「三教合一」、「佛道混合」之內容,對臺灣佛教的觀察,則認為「僧侶、齋友素質低落」。
以歷史事件為契機,殖民統治的宗教政策亦隨之改變或調整,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後,隨即進入同化與皇民化階段(1931-1945)。尤其中日戰爭伊始,配合「皇民化運動」,緊接著登場的是「寺廟整理運動」。1938年11月11日,新竹州下「國民精神總動員參與會」在新竹市公會堂召開,揭開了新竹州「寺廟整理運動」的序幕。
本文以日本殖民佛教在臺灣的歷史及其演變為主軸,探討殖民者如何以「教化」為手段進行所謂「迷信陋習」的改革,以遂行其「現代化」目的。並透過日式臺僧曾景來(普信,1907-1977)所撰之《臺灣宗教と迷信陋習》,一窺其大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