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門性別平等的倫理反思: 從教制與教理之辨說起
An Ethical Reflection of Buddhist Gender Equality: A Discussion Commencing with the Differentiation of Philosophical and Institutional Perspectives
林建德
摘要
        本文從阿難求度女眾的歷史記載,試著從教制與教理之間的辯證,進行初步的倫理反思,主張教制與教理間若存在張力時,應以「緣起」等根本教理為優位來抉擇審視之。首先認為佛陀剃度女眾未必關乎阿難請求,佛法真理的普遍性和必然性,無關乎特定個人的意向立場;其次指出「平等」是佛教的基本價值,緣起正見為佛法的核心教導,其本身已蘊平等深意;第三以「八敬法」為例說明臺灣在佛門兩性平等上的回應與作為,包括「存而不論」、「以德服眾」、「據理力爭」、「返求於心」、「中道平衡」等;第四緣於臺灣佛教性別平等意識的深化暨「八敬法」掙脫,開創舉世矚目的比丘尼經驗;最後寄語佛門兩性平權的落實,以因應佛法真義及時代潮流,重省「二諦」之義理啟發,依著佛法的正知正見和無畏精神,接續阿難求度女眾的第一役,實現性別之間和合平等。


關鍵詞
緣起、平等、八敬法、臺灣比丘尼、世俗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