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時期上海租界經懺佛事的畸形繁榮(1937-1945)
The Unusual Prosperity of the Shanghai Buddhist Economy During the Anti-Japanese War (1937-1945)
劉瓊
摘要
        日本侵華戰爭給中國佛教帶來慘重的破壞。許多僧尼或喪命,或為了溫飽苦苦掙扎。上海租界的經懺佛事卻有過一段畸形繁榮。激增的人口、繁榮的經濟以及人們的精神需求促成了淪陷時期上海儀式經濟的興旺。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大量人口湧入上海租界。戰爭帶來的生離死別加深了人們對生命無常的體會,發去宗教中尋求安慰。戰時上海的宗教氛圍不僅沒有淡化,反而更加熱烈。佛教與江南文化的高度融合,使經懺佛事成為許多民眾薦亡祈福的首選。租界相對安穩的環境,讓這裡的各項佛事活動能夠照常進行。受戰爭影響,經濟上難以維繫的寺廟紛紛到上海租房,開辦下院,借助下院的佛事收入彌補遠方祖庭的困窘。寺廟和僧尼數量的增加也加劇了經懺市場的競爭,大小寺廟為了贏得更多的佛事訂購各想奇招。佛事背後巨大的經濟利益吸引了諸多投機逐利者的目光,迷信捐再次提上日程。


關鍵詞
上海租界、抗戰、畸形繁榮、經懺佛事、迷信捐